返回问水千岛湖  邓四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湖秀水,千岛风情。一湖浩淼的秀水,仿佛一张巨大翠绿的荷叶,无边无际魔幻般地荡漾开去。大大小小的岛屿,数不胜数,俨然蔚蓝天空中闪烁的繁星散落人间,亦如翠绿荷叶上晶莹欲滴滚动的露珠,让一湖浩淼的秀水更加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活力与灵气。岛因湖而生,湖因岛更美。人在湖中行,心在画中游。千岛湖的名气很大,称为千岛湖的地方也很多,国外也有千岛湖,但我以为,正宗的千岛湖应该首推浙江淳安县境内的千岛湖。提起淳安,首先不得不说一下淳安这个地方,这应该算是个很有名气的地方,明朝历史上敢骂皇帝的清官海瑞就曾于此作过知县,当年吴晗还为此专门写过一部戏,名字仿佛就叫海瑞骂皇帝,这部戏据说后来成为了引发十年文革的导火索,于是乎,历史上的海瑞也就出名了,海瑞担任过知县的淳安县自然也就跟着出名了。千岛湖就位于淳安县。查阅当地史料,据悉,千岛湖,其实是1959年我国建造的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力发电站而拦坝蓄水形成的人工湖,千岛湖景区总面积982平方公里,其中湖区面积573平方公里,因湖内拥有星罗棋布的1078个岛屿而得名。确实应该算是够大的了,其面积几乎相当于我的家乡半个蓬安的面积大小了,现在想来,难怪走近千岛湖畔,一眼望去,居然望不到边际,还误以为是否是走近了浩瀚的大海。坐在旅游大巴车上,便听导游大略地介绍了一些关于千岛湖的掌故,其中最让人震撼的是千岛湖的出名居然更是与一个震惊中外的刑事案件有关,据导游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初,一个台湾的旅行团一行18人前往千岛湖旅游,旅途中不幸被两个歹徒全部绑架劫持并杀害了,此事被记者和各个媒体曝光后,引起了国内外对此地的广泛关注,一个原本属于荒山野岭名不见经传的千岛湖居然因此一下名闻遐迩了。当然,当年游客的不幸遇害实属一种巨大的不幸,但谁也没有想到一个震惊中外的刑事案件竟然在引发了世界关注的眼球之后,竟然从很大程度上造就和催生了一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横空出世。也许游客们如今都是怀着一种强烈的好奇心理到这里来旅游的,但毕竟游客们都蜂拥而至地来了,游览千岛湖,一张门票160元,吃住行游购娱,如此等等均在其外,因为发展旅游而给当地带来的巨大的商机和发展机遇,由此看来,发展旅游,媒体的力量确实非常重要,而任何一个旅游旅游目的地在外界的知名度其实就是巨大的商机和效益啊。在一片喧嚣声中不知不觉地下了旅游大巴车,千岛湖的湖旁有一个很大的游客接待中心,熙熙攘攘的游客来来往往,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旅客进进出出乘车的汽车站一样,里面的小贩大声地叫卖着水果以及各种旅游纪念品。走下十数级台阶,便到了湖畔,蔚蓝的湖水,一望无际,和煦的湖风轻轻地拂面而来,湖水和湖岸相接的地方漾起雪白的涟漪,岸旁停靠着一大片一大片的白色的军舰似的游船,游船很大,左右两边都搭着长方形的餐桌,走进游船,仿佛走进了一个可以同时容纳上百人同时进餐的食堂一般,中午时分,船行湖上,大家便都在船上用餐,饭菜不够,我们于是加了一个大致半斤来重的鱼头,结帐的时候方才知道一个鱼头的价格居然要了298元,至今我仍在暗自庆幸幸好当初我们大家只吃了一个鱼头。

游船在湖上急速行驶,很平稳,就像是在碧绿的大理石路面上滑行一般。船舷两旁划出雪白的浪花,让人才恍然大悟自己置身于浩淼的湖面之上。约莫片刻功夫,游船便在湖中的一个巨大的岛屿面前停泊了下来,我们便跟随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糊里糊涂地下了船,说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岛屿,倒不如说是来到了一座被湖水四面包围的青翠的大山脚下,一登上岸,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长约四五米的屏风似的的青石牌坊,上面龙飞凤舞地竖着题写着一首古典诗词,青绿颜色的字迹,写得十分潦草难辨,仿佛第一句写的是什么“弱水三千一瓢饮”等等什么语句,具体是与不是,不大记得清楚了,只是大致地知道诗词的内容仿佛就是赞誉千岛湖的,最后徐徐看去,落款是郭沫若三字,想不到,在这数千里之外的异乡又遇见了我们的四川乐山老乡郭沫若先生了,仿佛老郭生平非常喜欢题字,仿佛走到哪里就题到哪里,有些时候也说过很多过头的话,不过依然觉得一种巨大的亲切感油然而生,毕竟他乡遇见了自己的四川老乡了嘛,应该算是寂寞孤独的旅途之中的一种缘分和幸会,于是又情不自禁地朝着郭老先生的题词多看了几眼。岛上游客很多,几乎可以用个游人如织的成语来形容。登上岛屿的顶峰便可以观赏整个千岛湖的湖中美景。山间有曲曲折折的青石板游步道可以蜿蜒曲折通往山巅,也可以坐索道车通向山顶,一些懒惰而有钱的游客大抵选择了坐索道车登临山顶,我没钱,自然也就只好选择了在曲折的山间蜿蜒盘旋地走路。其实走路登临山顶也要不了多久的时间,大致十几分钟时间也就到了顶峰,其间,在攀登的途中,也别有一番情趣,峰回路转之中,不但可以体味登攀的乐趣,同时更可以细细品味沿途秀丽的风光,领悟人生就如登山不进则退等等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此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